2017年6月1日下午,学院在西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召开2016年度科技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对过去一年学院科技工作进行总结和表彰。
学院领导、全体教师和教辅人员及学生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王祎才主持。
党委书记李慕堂在会上致辞,向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向大力支撑和奋战在一线积极参与学院科技工作的部门和师生员工表示诚挚的感谢!他指出,2016年学院发挥自身优势,在圆满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催人奋进的成绩。结合2017年学院科技活动周和重点工作,他强调,一要大力实施科研引领工程,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二要大力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的科技创新精神,培育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科技创新学问;三要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新突破。并希翼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努力把学院建成集教学、科研、生产、技术推广与服务为一体,立足甘肃,面向全国,有特色、高水平的高职学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副院长张延贵宣读了学院《关于表彰奖励2016年度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科技工编辑的决定》。学院领导为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金。周凤雄老师代表先进科技工编辑发言。
在表彰会上,杨孝列作了总结讲话。向受到表彰的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祝贺,向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作出贡献的教师表示谢意!他指出,2016年学院在争取高层次科研项目,加强与行业和地方政府的科研合作,在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体教师在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科研立项、科研成果及广大师生在参与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学院科技工作体制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要求还有差距,科研压力不够,科研意识不强;科研力量分散,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缺乏相互交叉与合作;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结合学院实际工作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较少;教师科研实力和竞争能力较弱,科学研究整体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弱。针对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他强调,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要通过科研工作丰富学院内涵建设,强化学院特色,打造学院品牌。一要深刻认识学院科技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研水平是评价高校社会地位和声誉的重要标志,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师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竞赛成绩等,是提升学院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科研工作是高等教育法赋予高校教师的基本任务,要形成主动承担科研课题、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参加技术技能比武、参与引导学生技能竞赛的共识;科研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证,是加强专业建设、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学院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二要充分发挥科技工作在推动学院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科研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要确立“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引领”的引导思想,大力实施《科研创新引领工程》,营造“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氛围,推行“一切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教材编写等都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项目驱动,科研引领,创新发展。要积极参与“1121”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双创”活动,要树立“没有科研的教学不是好的教学”“没有科研的教师是不完整的教师”“不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不参与教学技能竞赛、不引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等就会落伍”的观念,明确职责任务,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教学和竞赛的关系,力争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要为推动科技进步创造更加宽松的科研环境,全体领导干部既要在科研工作中率先垂范,勇挑重担,又要在服务、扶持上下功夫,在培养年轻教师、打造创新团队上下功夫,营造重视科研、支撑科研,努力为科研工作服务的良好氛围。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强化科研意识,创新科研制度,优化科研环境,大力加强中青年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和使用,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以创新平台或科研项目为载体,构建和扶持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科研创新团队。三要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要认真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科技工作领导的引导意见和政策措施,及时解决科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撑科技工作。尽快制定和实施学院《人才强校战略工程》,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努力形成人尽其才、各尽其能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副院长王祎才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加强高职院校科技工作能力建设,是兴校之计、强师之路、育人之道,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他要求各部门要认真传达会议精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在全院形成齐抓共管、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科研工作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