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的各位领导和专家: 我代表学院党委、行政和全院师生员工,对评估组各位领导及专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大家将以最真诚的态度接受考评和引导,并借以促进我院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真正达到迎评估、促提高的目的。 下面,就我院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做简要汇报。 一、学院概述 我院是2004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由原甘肃省畜牧学校和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学校两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合并组建的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占地面积2131亩,其中校园占地710亩,实习农牧场1421亩。校舍建筑面积18万平米。固定资产3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000余万元。 学院规模7400余人,设有兽医系、畜牧系、食品科学系、机械工程系、车辆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等6系。开设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检疫、食品营养与检测、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一体化等31个高职专业。其中,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加工技术等专业是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国家七部委确定的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是教育部确定的国家级骨干专业,兽医专业是省教育厅确定的省级骨干专业。畜牧兽医、兽医、汽车检测与维修、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等5个专业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所设专业既有深厚的专业学问底蕴,又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猪生产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学院确定《动物诊疗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15门课程为院级精品课程。 学院现有教职工340人,专任教师244人,其中正高职称13人、副高职称90人、中级职称101人,有博士2人,硕士39人,在读硕士18人,“双师型”教师81人。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国农机化研究院及推广、生产单位聘请客座教授42人,从企业、畜牧、农机站(所)聘请实训引导教师68人。形成了一支结构、梯队合理,理论与实践、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广大教职工扎根农村,心系职教,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甘肃职业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有14名教师被教育部、农业部、甘肃省委、省政府分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等农业学校优秀教师”、“农业部优秀教师”、“甘肃省园丁奖”、“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甘肃省先进工编辑”等荣誉称号。 学院现有专业实验室70个;有畜禽养殖实训中心、动物医院、机械加工中心、数控加工中心、汽车电控检测中心等校内实训基地10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83个。建有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教学用计算机510台,图书馆藏书35万册,电子图书25万册,中外文期刊300多种。 学院设有“国家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013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站”、“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OSTA)站”、“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ETS)考点”、“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考点”、“甘肃省第84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甘肃省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等,并与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联合开办了自考本科班。基本形成了“以高职教育为主体,高等自学考试与短期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两翼,上挂横联下辐射”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办学格局。 学院坚持走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之路,立足地方,依托行业,服务区域经济,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先后主持完成了科研推广项目59项,分别获得国家农牧渔业丰收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16项;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规划教材、校本教材140多部;累计在省部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2篇被EI收录。学院主办院刊《畜牧工程职业教育》。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实施“订单”教育,加大毕业生就业引导与服务,积极推荐学生就业。近年来,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遍布20余个省市(区),形成了“出口畅,招生旺”的可喜局面。 在58年的办学历程中,累计为社会培养畜牧兽医、机电工程类职业技术人才近5万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办学成绩显著,学院被国家教委、计委、人事部、劳动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被农业部授予“中等农业教育改革先进单位”、“加强实践教学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先进单位”;被国家教委、团中央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科研推广先进集体”;被武威市委授予“文明单位”。2010年7月,学院被甘肃省教育厅、财政厅批准为“甘肃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二、自查自评情况 2010年4月以来,学院党委根据省高工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估的要求,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的引导原则,认真对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情况进行了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8月份,接到省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估的通知》(甘办发电〔2010〕259号)后,再次按照文件具体要求,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评。通过对我院思想政治工作的认真回顾和自查自评。总体认为,近年来,在省委和省教育厅、省高校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紧密围绕中心任务,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创造性地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形成富有特色、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的提高,为学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取得了较为明显成效和丰硕成果。学院自评分为97分,自评为“优秀”等次。 三、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1.健全组织机构。学院在2005年就成立了由院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把思想政治工作列入党委重要的议事日程,列入干部的任期目标,与学院当前工作及长远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做到了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同时成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探讨,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并组织力量认真实施。每年制定党员理论学习计划,将本年度党员理论学习的重点内容、方法步骤和目的要求作出安排部署;每年围绕主题理论学习内容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培训或学习教育活动。 2.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为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定了《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将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系统化安排部署。四年来,先后制定了40多项学生工作管理制度,使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逐步使思政教育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3.加强督导检查。成立了学院常务副书记、纪检书记和教务副院长任正副组长的工作督查组。督查组每学期对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落实、学生管理制度的实行等情况,通过看、听、查、座谈等方式进行全面的督导检查,并将督查结果及时向党委反馈,畅通渠道,切实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4.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先后投资7500多万元,新建教学大楼2栋,学生公寓3栋,学生餐厅1栋,新增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投入1000多万元,建成校内实训基地25个,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36个;投资近160万元,改造400米标准跑道风雨操场2个、新建篮球场6个,排球场3个;改造图书馆,新添置图书30万册;投资160万元进行校园围墙、校内马路、校门的改造;与中国电信黄羊分企业协议,改造校园网,并由电信企业无偿投资180万元建设 “校园翼机通”(一卡通)信息化系统。投资180万元,改造锅炉房、开水房、澡堂等公共设施。通过建设,学院在设施和场地上保证了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为和谐校园建设打下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二)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机制 1.切实加强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是严格学生辅导员选拔程序。明确规定学生辅导员由政治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有班主任工作经验的青年教师,在全院范围内公开报名,党委会议研究审定后任命;二是重视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培养。目前学院共配备34名学生辅导员中,有研究生2人,本科学历的27人,副高职称的3人,中级职称的12人。制定了《辅导员管理办法》《公寓辅导员管理和考核办法》,对辅导员工作进行科学管理与评价,通过表彰奖励、政策驱动等措施构建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在工作过程中,狠抓辅导员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育人功能,以思想建设为立足点,打牢辅导员敬业奉献的思想基础。依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辅导员不仅要有满腔的政治热情,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较高的工作艺术,真正做学生人生的导师、学习的老师、生活的良师和情感沟通的益友。通过建立辅导员学习制度、工作研讨制度,不断完善辅导员培训制度,努力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四是改革公寓楼辅导员工作机制。在配强公寓管理员,坚持楼管会参与公寓楼管理的基础上,将原有楼层辅导员工作调整为楼寓辅导员工作制,选配综合素质较高、有一定学生管理经验的7名青年教师为公寓楼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公寓楼辅导员实行学工部和所在系双重管理,由学工部负责考核。公寓楼辅导员领导所在楼的公寓管理员和楼管会开展工作,以类似社区化的管理方式,对入住学生进行蹲点跟踪管理,实现辅导员和学生的零距离接触。 2.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由系部推荐、学生工作部考察、报党委会议审定,严把队伍质量关。完善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和考评体系,建立了竞争激励机制,把班主任工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以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每年组织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搭建互相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坚持实行班主任跟班制,早操、课间操、晚自习都要求班主任到所带班级检查工作。跟班制已经成为学院每位班主任的自觉行为。正如一位上级领导在检查学院工作时讲的:“这种看似最笨、最原始的办法,实际上是最管用的办法。” 3.注重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社团建设。每年院团校举办一次学生干部培训班,以加快学生干部素质的提高。组建了29个学生社团,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活跃校园学问、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院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创办了团刊《青年之家》、《学生工作》、《祁连文学报》等,为学生提供了锻炼成长、展示自我、表达思想、反映情况的平台。 另外,还加强了党委宣传组织部门、团委、学生工作部等部门专职工作人员的配备,及时调整补充院学生会、系团总支、系学生分会的成员,逐步建立起了一支政治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工作作风扎实、党群结合、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院、系、班“三位一体”联动,党政工团学齐抓共管,系(部)、处(室)各负其责、全员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三)坚守主阵地,把好主渠道 我院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开足开好思政课,充分发挥思政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1.理顺工作关系,加强组织领导。为落实“05方案”,根据学院工作实际,2006年初,党委决定由基础部党总支书记兼任思政教研室主任,由院党委直接领导,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理顺了工作关系。 2.注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一是重视师德建设,强调既教书又育人,深入开展各类师德教育建设活动。二是引进优秀人才,择优录用硕士2名,本科生1名,充实了教师队伍,使思政课教师师生比达1:353,满足1:400的要求。三是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参加各种学习、考察和学术交流,同时在职称评定上给予倾斜,思政课教师中具有副高职称的比例达35.3%。四是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加强理论学习和研讨,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五是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推行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制度。采取多措并举,逐步建立起了一支职称结构较为合理、思想政治素质好、专业理论水平较高的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3.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制定了思政课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思政课教学工作。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积极拓宽“三进”工作渠道,把准学生思想脉搏,形成课内外教学互动,做到思政课教学有的放矢。同时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优化教学体系、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4.紧扣时代脉搏,开展形势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中心,在开好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同时,适时举办形势与政策教育讲座,使党和国家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及时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 5.道德教育结合实际,廉政教育持之以恒。自编约12万字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学讲义,结合实际深入浅出,投入使用后,收到良好教育效果,同时把清廉教育纳入学生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及早打好防腐反腐的思想基础。 (四)拓展素质教育,丰富校园学问 1.启动《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规划》,科学规划人才培养全过程。2009年初,制定并实施了《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示范项目来抓。《规划》从引导思想、基本原则、运行机制、内容、组织和管理及与素质教育相关问题等六个方面科学地规划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素质教育的理念设计和规划第二课堂教育活动。通过加强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实现大学生素质拓展。 2.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提升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为宗旨,积极构建“大型活动届次化、小型活动系部化、社团活动规范化、班级活动日常化”的校园学问活动体系,形成了“年年有主题,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的校园学问氛围。2009年开展了“凝聚青春力量,推动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 “感恩·责任·奋进”为主题的感恩教育、贫困生励志教育活动、贫困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文明个人”、“文明宿舍”、“文明班级”创建活动、“校园十大文明现象,十大不文明现象”征集评选等;2010年,结合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思想政治考核评估,开展了 “抓三风(学风,作风,教风),迎评建” 系列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月”活动、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校园“百家讲坛”、第四届大学生“读书与人生”诗文朗诵会、校园读书月活动、第二届校园“青春之舞”街舞大赛等。活跃了校园学问、充实了学生课外生活,大大提升了青年学生人文素养。 3.拓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教学生产实习、实验实训和科技“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空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院畜牧、农机科技志愿者社会实践队长期服务于周边地区的养殖和饲料加工企业及农户,现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深受群众欢迎。近年来,院团委先后2次被省委宣传部等八部委评为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工作奖”,5支社会实践团队被评为“优秀团队”、9名教师被评为“优秀引导教师”。 学院组队积极参加“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5件作品参赛,5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2项,5名教师获得“优秀引导教师”。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拓宽思政工作渠道。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编印了《心理保健必读》校本教材、主编了教育部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办了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心苑丝语》。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调查研究,举办心理健康常识讲座,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心态,缓解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我院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5.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积极发展学生党员。业余党校每年制定详细合理的年度培训计划和实施性教学计划,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认真做好发展新党员的工作,积极稳妥地吸取青年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尤其是新吸纳的学生党员,采用召开座谈会、交流心得体会、单独谈话等形式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要求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处处做表率,人人当标兵,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党校成为学院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四年来,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4期,培训学员1012人。有近2000名师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422人加入党组织,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名,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 (五)重视经费投入,健全奖励制度,绿色助学工程稳步推进 1.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在经费异常紧张的情况下,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活动经费充足。2008年,用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经费19.88万元;2009年,用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经费达20.64万元;2010年上半年,用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经费达15.24万元,均超过师生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 2.大力开展评优树先工作。学院始终重视评优树先工作,通过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感染教育青年学生,以树立努力学习、立志报国的理想,激励青年学生奋发图强,争优创先,积极向上。学院先后制订了《优秀教师、先进工编辑评选办法》、《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编辑、先进基层党组织评选标准》、《“三好学生”评选办法》等制度。2009年,学院评选表彰了“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编辑”、“学生最喜爱的老师”72名;表彰奖励院级“三好学生”277名,“优秀团员”189名,“优秀学生干部”104名,“优秀团干部”81名,“先进班集体”11个,“先进团总支”2个,“先进团支部”6个,“优秀学生社团”2个。 3.稳步推进绿色助学工程。成立了学院国家助学贷款领导小组,制定了《学院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办法(试行)》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暂行办法》等制度。在做好国家贫困生助学贷款的同时,通过“奖、补、减、贷”及“工学交替”等措施,帮助特困生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大北农奖学金”“何康教育基金”“威龙奖学金”“甘肃—深圳奖学金”、“特困生困难补助”等,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资助。通过“党员一日捐”“爱心救助”等公益活动建立了学院“困难学生资助基金”。仅2009年度,用于资助学生的金额达609.13万元。批准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327人,贷款总额达150余万元。保证了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了学院“不让每一个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慎重承诺。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每年及时传达上级部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并同各处(室)、系(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使学院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既有明确目标责任,又有切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形成了有效工作机制。做到了年初有部署,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考核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到实处。坚持党务公开、院务公开,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坚持基建项目、大型维修项目、大宗设备购置均实行公开招投标,全程接受群众监督。领导班子及成员自觉遵守清廉自律的要求,发扬清廉奉公、敬业奉献,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五年来,学院中层及以上干部“零违纪”,赢得了广大教职工的真心拥护和支撑。 (七)加强安全和法制教育,确保校园平安稳定 为加强对安全工作的协调和领导,学院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制定了学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预警机制。制定《防震救援应急预案》,坚持把每年一次的防震避震演练作为全体学生的一堂实践逃生技能课。每年集中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主题法制教育活动、“学生安全教育防范月”主题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安全和法制意识,有效避免了学生中的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成立了学院安全检查小组,定期进行彻底排查,及时清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安全教育警钟长鸣,安全检查常抓不懈,促进了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学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取得了丰硕成果。学院先后被武威市委评为“文明单位”,院党委被省农牧厅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院团委被团中央确定为“第九批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被团省委评为“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并连续四年被共青团武威市委评为“武威五四红旗团委”;院学生会、车辆工程系学生分会被团省委、省学联评为“优秀学生会”,大学生艺术团、青年志愿者协会被团省委评为“高校优秀学生社团”;1名教师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先进工编辑”,1名教师被评为“甘肃省先进工编辑”,1名教师被省委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名教师被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名同志被省高校工委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9名教师获厅、市级“优秀党员”;17名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 181名学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4名学生荣获“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基于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我院培养的学生素质高,技术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十分走俏,就业形势喜人,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院思想政治工作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做了大量细致而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省委和省高工委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专职辅导员数量不足、学院校园网络建设相对滞后等。大家要以本次思政工作考评为契机,认真听取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不足,积极整改,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努力,再创佳绩。 谢谢! |